为加强火灾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抑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切实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本着详尽、实用、明确、有效地原则,特制订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一、事故风险分析
(一)危害程度分析:
通过主要危险源和风险分析,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类型有:
1. 人员密集场所(办公室、会议室)意外着火。
2. 办公场所违章使用明火或作业引发的火灾。
3. 变配电设施,电气线路、设备短路引发的火灾。
4. 办公场所违章拖拉电线或使用插座等引起的火灾。
5. 电器设施、设备超负荷使用等引起的火灾。
(二)发生火灾事故后主要的危害有:
燃烧、爆炸造成人身烧伤、烫伤和设施的破坏,燃烧产生的气体及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等。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机构的职责:抑制突发事件的发生,事故发生后,以最快最有效的手段开展火灾抢险的应急工作,减少事故对员工、财产的破坏,迅速恢复生产, 使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现场指挥
1. 全面指挥火灾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处理火灾事故现场所发生的一切问题
3. 有权调动一切应急救援资源
(三)办公室
1. 负责现场救援、抢险工作
2. 配合现场指挥做好应急抢险工作
3. 动员一切资源用于人员疏散救援
4. 针对险情,提出救援现场应急措施
5. 协助现场指挥人员做好员工及事故处理的救护工作
6. 负责尽快恢复生产工作
三、处置程序
(一)一旦遇有火灾事故,现场人员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及时上报部门,由部门通知中心领导、办公室及相关人员,组织现场救险工作。当发生爆炸、火灾或人员伤亡时可直接拨打火警电话“119”、救援中心电话“120”、公安指挥中心“110”,请求救助。
(二)发现起火后,应首先设法切断电源。拉闸时尽可能使用绝缘工具操作。
(三)疏散危险区域无关人员,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统一指挥。休假期间,值班人员传达时应准确上报时间、地点、部位、简要经过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四)应急物资:灭火器材、防毒面具、通风设施等应急物资到位。
四、处置措施
(一)根据“救人第一和准确、迅速扑灭火灾”的指导思想,当发现起火或烟感器发出报警,发现火情后,应立即充分利用本单位现有的一切通讯工具(大楼广播、电话)或大声呼救,向室内或被困人员发出通报。若现场设有消防报警按钮点,应立即按下手动消防报警按钮,发出火灾声响警报后立即向管理部、中心汇报情况,拨打“119”火灾电话报警。
(二)现场采取应急措施,对初起火灾立即取附近的灭火器实施扑救。
(三)处置过程中应做到:
1. 消防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必须坚持的原则:先保人身安全,再保护财产的优先顺序进行,使损失和影响减到最小。
2. 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
3. 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
4. 先重点、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的情况,分清重点。如:救人(与抢救物资)是重点,有化学品、可燃物集中区域处置(与其他区域相比)是重点,抢救贵重物资(与一般物资比) 是重点,要害部位(与一般部位比)是重点。
(四)突发火警的类型及处置方法
1. A、B、C 类及电气引起的火警(电气火灾首先应关闭电源开关),然后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等将火扑灭,尤其电气火灾切不可直接用水扑救。
2. 油类引起的火警,用灭火器、细沙、湿麻袋等扑救,切勿用水扑救。
3. 干燥杂物引起的火警,用水和灭火机进行扑救,火势较大可用消火栓进行扑救。
4. 针对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5. 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6. 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
7. 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8. 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五)临界状态的火灾应急响应,视火情的严重情况处置:
1. 局部轻微着火,有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扑灭。
2. 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另一方面向指挥部汇报。
3. 火势开始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置:
a. 划定安全区,根据本单位的区域情况,确定人员疏散集合的安全地点和疏散道路,向安全区疏散,在疏散路线上应设人员,向疏散人员指明方向,查清是否有人留在着火处,安置好疏散人员,清点疏散人数,并做好稳定情绪工作。
b. 现场负责人马上向上级汇报火场情况。
c. 立即拨打“119”火灾电话报警,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着火单位、起火部位、着火物品、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行走路线等。并派专人到路口迎候和引导消防车进入火场,协助消防、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配合实施灭火工作,提供相关资料。
d. 若有人员受伤,组织本单位救护人员在安全区及时对伤员进行处理或送医院救治或拨打救护电话“120”与医院联系。
(六)火灾事故现场的清理:
1. Ⅲ级事故现场的清理由各单位的负责人批准;
2. Ⅱ级事故现场的清理由公司批准;
3. Ⅰ级事故现场的清理由区应急管理局及消防相关部门批准。
(七)分析火灾事故的原因,在保证人员及财产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的扩大。
(八)分析火灾有无毒物产生,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九)组织施工抢险队伍及相关人员,开展检修及维护工作,排除隐患。
(十)当需消防队协助救险工作时,现场指挥人员应立即与消防队负责人取得联系并告知工艺,设备现状和事故的原因,协助消防队进行救险工作。
(十一)事故发生后,应保护好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并如实汇报事故的情况。
(十二)事故不能第一时间解决,必须做好现场的安全警戒及现场看护工作,并有专人负责现场安全工作,确保人员及财产安全。
附件1:
应急联系名单
应急组织 成员职务 |
姓名 |
联系电话 |
应急领导 |
闵国全 |
13795484055 |
应急领导 |
蔡立志 |
13381779486 |
宋俊典 |
13341930616 |
|
梁丽华 |
13817645932 |
|
应急工作 |
纪婷婷 |
18516635191 |
应急工作 |
陶敏 |
18019366575 |
|
||
杨烨 |
13817226083 |
|
马煜敏 |
13331950103 |
|
蔡玉琴 |
13661750470 |
|
张敬周 |
13761259402 |
|
李爽 |
13774420511 |
|
沈颖 |
13917316031 |
|
戴炳荣 |
13818617573 |
|
张泳 |
13636612398 |
|
孔繁荣 |
13816566426 |
|
园区物业 |
蔡亮 |
13341806788 |
附件2: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操作说明
1)系统简介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有一个防护区:主机房、设备间。灭火系统共用4只七氟丙烷钢瓶,安装在钢瓶室内。采用全淹没组合分配的形式。
主机房、设备间的机房层、吊顶层、地板层均设置了七氟丙烷喷头和感烟、感温两种火灾探测器。防护区内设置了消防警铃、声光报警器。防护区外门旁设置了紧急启、停按钮,门上方设置了放气指示灯。
2)主要设备的功能与操作
警铃
安装在防护区内,防护区内任一个探头报警,警铃就响,警示现场人员注意,检查是否有火情。
声光报警器
安装在防护区内,防护区内两个感烟探头同时报警时,声光报警启动,警示现场人员立即离开防护区。
紧急启、停按钮
安装在防护区门旁,按下紧急启动按钮,延时30秒即喷放灭火。
在灭火系统开始启动延时的30秒内,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即停止启动。
启动钢瓶
启动钢瓶1个,设置在钢瓶室内,灭火时开启启动钢瓶,启动钢瓶内的氮气开启七氟丙烷钢瓶。
启动钢瓶可以自动启动,也可以手动启动。
手动启动时拔下安全销,向下按手柄即开启。
报警灭火控制器
本系统采用四区域报警灭火控制器,使用方法见报警灭火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版权所有 ©2021.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3号,沪ICP备14033306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