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居家不停工
用科技创新共克时艰
保障民生热线顺利运行
为了保障嵌入式工程中心杨浦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保障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333咨询热线的500多门电话在疫情期间的极端情况下正常运行。杨浦党小组每天都安排人员在机房现场加班,做到7×24小时待命,随时响应,以确保上海市民的正常使用。特别是在为了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上海实行网格分层化管理后,许多人不得不居家办公,这时候12333热线也成为接待市民咨询的重要阵地,咨询数量激增。此时,机房的正常运行,更成了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在疫情中继续推进标准制定
提出《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治理指南》
软件中心人工智能治理研究所没有因为疫情而减缓标准制定的工作。人工智能治理研究所团队根据多年对人工智能安全性、可靠性的研究,提出了《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治理指南》的上海市地方标准提案。该标准有望弥补了当前国际与国内缺乏标准化、可落地的人工智能治理标准的现状。标准总结了人工智能系统治理、评估和管控方法,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上海方案”,有助于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为了该提案能够顺利获批,人工智能治理研究所执行所长陈敏刚博士与技术骨干陈文捷放弃了周末休息,研究目前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和学术论文,与依图、公安三所等企事业单位通力合作,加班加点完成了指南的初稿。随后团队与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于周末晚间连夜开会讨论标准申请事宜,为该标准项目的顺利立项竭尽全力。
任务不停,工作不止
全力推进国家区块链试点工作
“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作为由中央网信办牵头联合十六个国家部委共同策划的区块链创新应用工作,自2021年12月公布后,受到全国各地的强烈关注。上海市静安区作为上海唯一入选“综合性试点”的地区,全力部署区块链创新应用工作,上海软件中心作为主要策划方和承担方,正积极推进试点工作方案的编制和各项任务的组织实施。而本次试点工作方案编制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需要协调的参与方众多。
入党积极分子李超所在的上海软件中心区块链团队为了做好这件迫在眉睫的重大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任务细化到人,时间细化到天。其团队成员们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任务不停工作不止,居家依旧主动加班加点,严格按照工作计划。众人通过在线会议、视频会议、电话、在线文档等方式保证每日工作进展的同步和交流。经过近一周多的高强度工作,顺利完成修订完成试点工作方案内容,为推动试点工作往市里做、往深里走奠定了良好基础。
02 “穿上大白之后,我便不再是我”
三月中旬,在了解到封闭管理地区
存在大量防疫抗疫人员缺口时
志愿者队第一时间向中心青年发起了抗疫志愿者招募
连夜组建“疫”起行动抗疫先锋队
中心青年应声而战,冲锋在前、勇扛重担
主动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展现青春力量
乔慧琴日记
最早的一次四点半集合,最晚的一次九点半收工,最长六小时没喝一口水没去一次厕所,每天12点都不敢入睡只为等待志愿者群通知第二天的工作。穿上“大白”之后,我便不再是“我”,无所不能的“大白”是我的代名词,扛得动蔬菜包,拉得起警戒线,爬得动一栋栋楼。每天和几乎全小区的人打交道,风险是有的,向前是因为我是一名青年志愿者。
鲁琳琳日记
“他们说,要带着光,驯服每一头怪兽。”我一直想做一颗太阳,照耀他人,温暖自己。其实越长大越明白,我成为不了太阳,但我愿意站出来,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去靠近我心中的太阳!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
陈恝日记
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一时间加入了嘉呈社区在封控期间的居民自治团队,并作为第三片区的志愿者协助居委会书记传达消息,帮助社区居民反应问题和排忧解难。在度过了隔离初期的手忙脚乱之后,志愿者们发现不少居民有焦虑情绪,于是,大家商量着安排一场线上演出,也让隔离期间“小神兽们”积攒的“洪荒之力”,找到展示的舞台。我承担了亲子群的节目转播工作,并邀请孩子代表全家出征参加晚会,朗诵《卜算子·咏梅》。同时,嘉呈社区封控期“女神节晚会”也被嘉定新闻、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新华社报道。
版权所有 ©2021.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3号,沪ICP备14033306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