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 “虽然我们不是医疗工作者,但网络安全的责任和医生一样,都是为了看不见的硝烟而奋战。我们一定要守护好网络的安全,才能让前线的医疗工作者时刻保持信息通畅和数据的及时准确。下一步,软件中心将重点培育出科创板企业,造就出成果转化的亿万富翁,打造成果转化中的网红,让科研这块‘冷板凳’变成‘金板凳’。”
特别的2020年,特殊的学期,随着9月份“神兽归笼”,一切是否都画上了句号?开学前夕,全市140万学子同时收看空中课堂,35分钟的课程结束,上海软件中心主任张绍华和他的团队都松了一口气,网络运行正常、后台监控正常……这说明空中课堂运行正常。如今疫情防控常态化,上海空中课堂秋季课程在东方有线和百视通IPTV的电视大屏端每天仍然保持20万人次左右的收视率。张绍华和他的团队也仍然如卫士般守护在网络端,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守护140万学子停课不停学
3月2日一早,全市140万学生站在家中电视机前身穿校服庄重行队礼、注目礼,开启特别时期的开学典礼。从市教委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要求到空中课堂正式开学,留给张绍华和软件中心团队进行网络安全测试和系统检测的时间只有2周。张绍华说:“我们拥有网络上课的系统,但从未尝试过如此多的人同时在网络上课。网络是否能够承担瞬间的如此巨大流量?网速会崩溃吗?网络安全问题如何保障,如果有不良信息发布,我们如何做好安全保障?”
多年的网络安全检测工作环境让张绍华和同事们很快适应了环境,他们开始同步推进上海微校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测试工作。网络测试,要在不影响用户使用网络的情况下进行,团队只能在每晚10点以后进行测试。张绍华和团队,加班加点、没有周末、连续熬夜,克服远程办公等种种不便,顺利推进上海微校系统正式上线,也彰显了上海软件中心的社会责任感。张绍华说:“空中课堂开课期间,学生们上网课时虽然会有网速卡等瑕疵,但基本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一学期,4个月,100余天空中课堂的网络安全保障。张绍华和软件中心团队在空中课堂正常运行后对系统持续优化。“网课的安全系统保障分两类,软件自动化是7*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同时,我们会定期进行人工维护,持续优化各类项目,系统不断升级,我们要保障系统的定期‘体检’。”张绍华说。
除了网络安全保障,张绍华和团队还把注意力聚焦到了教育领域学校新技术的应用中。8月,软件中心与宝山区教育局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开展智慧学校建设。电子产品对学生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如何正确引导成为重要问题。学生们通过手机,能够接触到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张绍华说:“通过与宝山区的全面合作,让我们专业的技术机构来提升学校的智慧教育和智能教育,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感受新技术和创新。”
助力医疗,为疫情注入“镇定剂”
疫情期间,很多患者无法前往医院门诊就医,看病难变成了病无法看。一些慢性病患者,比如患糖尿病的人,他们需要定期前往医院,定期复查,以此来确定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张绍华和团队在这时接到了协助各大医院加紧落实“互联网医院”建设进程这一“紧急任务”。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各家“互联网医院”完成等保三级的测评,对软件中心来说、对张绍华和他的团队来说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展示技术实力的机会,更是体现了市卫健委对软件中心的信任。
“互联网医院”带有咨询、随访、慢病管理等功能,在线上就诊方便病人,并有实体医院作强有力的支撑。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张绍华将等级保护测评部打破了常规的测评分组,抽调以项目经理和技术精英为主的核心团队,让项目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应变能力强的测评人员以“实地测试为主、远程测试为辅”的方式进行测评,并尽快完成报告。截至清明节小长假前,张绍华和团队对包含社区医院在内的30家“互联网医院”中的27家医院进行了现场测评,完成报告13家,剩余项目和报告也正在陆续完成中。张绍华说:“现在很多三甲医院和二级医院都成立了‘互联网医院’,疫情加速了‘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步伐。”
“虽然我们不是医疗工作者,但网络安全的责任和医生一样,都是为了看不见的硝烟而奋战。我们一定要守护好网络的安全,才能让前线的医疗工作者时刻保持信息通畅和数据的及时准确。”这是张绍华和软件中心团队为保障网络安全共同立下的铮铮誓言。在疫情期间,每当接到来自医疗行业项目的紧急求助,他们都尽可能地为客户解决燃眉之急;对于情况复杂必须现场测试的项目,软件中心党总支会抽派专车接送技术团队成员。疫情期间,为905新冠肺炎发热门诊、金山区疫情防控服务平台、移动家庭医生、慢性病筛查平台和明眸眼健康平台等50多家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对业务系统和APP开展安全扫描和渗透测试,并提供网站防篡改、防挂马、APP漏洞检测等安全服务,确保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同时,为感谢医疗行业对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贡献,张绍华还提出免费为医疗系统网站提供远程漏扫服务。
数据维稳,2020勇往直前
“2020既已不能重启,那我们就勇往直前!”今年2月,疫情防控已进入最紧要的关头。在这关键时刻,上海软件中心党总支接到中共贵阳市委政法委员会的请求,需安排技术团队尽快前往贵阳协助完成中共贵阳市委政法委员会“数据维稳”项目。团队成员坚决服从党总支的决策部署,准时飞赴贵阳。
项目团队高效、协同完成每日的工作任务。“把疫情耽误的时间补回来”,成为每一位项目成员的共识。上海贵阳两地团队的协作,开展总体协同和技术攻关,保质保量交付项目。贵阳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核心区,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项目团队积极面对需求,开展“数聚赋能”,推动“数据维稳”工作的进展。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实现了社区工作的有效分流和信息报送的方便快捷,有效地支撑了贵阳政法系统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张绍华说:“我们的团队是优秀的团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我为他们而自豪。”
在危机中寻机遇。当全球经济因新冠疫情而受到影响的时候,张绍华敏感地发现“疫情促进了线上经济,这对软件行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基建发展的促进,让全社会对安全和密码技术更加关注,国家级密码实验室在软件中心应运而生。“下一步,软件中心将重点培育出科创板企业,造就出成果转化的亿万富翁,打造成果转化中的网红,让科研这块‘冷板凳’变成‘金板凳’。”张绍华说。
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顺利召开,软件中心承担了涉及进博会19个系统的服务保障工作,荣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网络安保突出贡献奖”。如今,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召开,张绍华和他的团队将再次进入现场进行7*24小时的网络安保工作。他们虽然没有身穿戎装,但仍是我们眼中的战士,他们为守护网络安全时刻准备着。
版权所有 ©2021.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3号,沪ICP备14033306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