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密码”,大多数人会想起手机解锁密码、银行卡密码等,但这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密码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口令,并非真正的密码。密码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是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7月27日,密码标准研究与安全测评实验室(简称“密评实验室”)在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揭牌。“密评实验室”将积极参加上海市商用密码行业协会的筹建工作,并与多家会员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密码宣贯工作。
构建中国的密码算法和研究
时至今日,作为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的关键核心技术,密码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从涉及政权安全的保密通信、军事指挥,到涉及国民经济的金融交易、防伪税控,再到涉及公民权益的电子支付、网上办事等,密码都在背后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张绍华表示,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更多人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密评实验室”要构建中国的密码算法和研究,上海软件中心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统领下,将立足创新驱动、寻求协同攻关,助力提高密码服务质量、聚焦研发设计,为构建以密码技术为核心,多种技术相互融合的新网络安全环境,形成安全互信、开放共享的新网络安全文明,肩负使命、砺剑前行,为密码安全生态添砖加瓦。
上海软件中心密码标准研究与测评实验室主任王隽博士表示,密码是国之重器,是保障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密评实验室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郑建华院士为首席科学家,成立了“标准与技术研究部”和“商密应用测评部”等业务部门,副部长及以上核心人员都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密码专业技术及从业人士。实验室主要围绕密码标准研究、商密应用咨询与安全测评、商密知识宣传与培训、信创技术服务等方向开展工作。
为数字经济保驾护航
202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施行。密码法采用了分类管理的方式,将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其中,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属于国家秘密,由密码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实行严格统一管理;商用密码用于保护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可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上海软件中心密码标准研究与测评实验室副主任唐敏璐说:“在商用密码上,以前我们更依赖国外的技术,‘密评实验室’将对密码的技术进行攻关,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测评。其实,国产密码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使用国产的商用密码后,将可以实现对整个产业的自主可控。”
据悉,“密评实验室”建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颁布施行的第1年,实验室将加强整体规划,坚持以应用促发展,为实现密码与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不断增强全社会应用密码保护网络安全的意识,助力在网络空间建立以密码技术为核心、多种技术相互融合的新安全体制,努力建设以密码基础设施为底层支撑、自主可控的新安全环境,最终实现可信互联、安全互通、开放共享的新安全文明。
上海科学院副院长鄢国强,上海市密码管理局商密处处长姚忠顺,上海市商用密码行业协会秘书长姜建伟等出席仪式。我国著名信息分析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建华出席仪式并为实验室揭牌。
作者:戴丽昕
版权所有 ©2021.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3号,沪ICP备14033306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