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软件中心简报2016年第9期

上海软件中心2016年度新进员工培训成功开展


2016年9月13日至14日,上海软件中心2016年度新进员工培训在中心成功开展。

9月13日的培训,通过自我介绍环节,新进员工们互相认识了彼此,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中心副主任张绍华向新员工介绍了中心的概况以及“十三五”的愿景目标,使得新员工对成为软件中心大家庭的一员有了较强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中心的主要党政领导十分重视本次新员工培训,党总支书记张若文对管理部门及新员工们提出了一些希望。张书记希望管理部门重视新员工接收和岗位工作安排,并注重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关心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明确培养目标,做好“传帮带”,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新员工解决困难。张书记也希望新员工们能够积极调整心态,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工作,脚踏实地;能尽快的适应环境,融入团队,多学习、多请教,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软件中心的发展紧密联系,学以致用,赢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办公室主任梁丽华和技术与质量管理部马煜敏,还分别就中心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质量体系的要求等方面为大家进行介绍讲解,使新进员工们对中心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9月14日,中心邀请专家,做了团队建设、职场礼仪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三方面的专题培训。通过“海上求生”相互影响的决策过程案例告诉大家团队的重要性,通过简单的握手礼仪、名片礼仪等教会大家商务会面时的一些基本礼仪,以盖洛普测试让大家了解自己,并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培训,不仅使新进员工们对中心的规章制度、质量体系等有了了解,更让他们掌握了一些工作中所必要的基本礼仪,还有对于他们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重要性。大多数职工都对中心能够开展这样的培训表示感谢,感到受益匪浅,并希望中心今后可以多多开展此类培训。


融入科创 服务企业“大城众创”创业者沙龙成功举办


2016年9月13日,以“融入科创 服务企业”为主题的“大城重创”创业者沙龙在上海临港软件园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上海联合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海临港软件园、大数据工程技术中心联合主办。活动旨在解读国家和上海科技政策导向,提供国家及上海市资金支持项目申报指引,共享上海软件中心和上海联交所在科创中心建设战略下的企业服务资源,和园区企业共同交流如何把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机遇,放眼市场环境变化,共赢未来。

上海联合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黄刚首先为大家解读国家及上海市最新科创政策以及科技创新背景下企业融资与产权交易。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在场的中小企业更加深入了解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企业提供的各类服务。

项目扶持政策是初创型企业比较关心的主题,来自上海软件中心平台部陈美博士就国家及上海项目的来源、相关政策与企业代表深入交流。紧接着上海软件中心平台部纪婷婷就产业服务资源与合作与大家分享。上海软件中心走进园区,走进企业,将自身的资源、服务、技术带到企业身边,为中小企业提供成果转化、技术研发及产品测试、产业共性服务、设计咨询四大服务。

  

交流的最后,企业代表就自身企业存在的问题向专家老师提问,纷纷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专家老师在耐心解答之余,也希望在之后的合作中为企业送去切实的服务。

活动结束后,临港软件园金妮老师带领大家参观软件园展厅。展厅直观生动的展现了园区国际、智慧、人文、生态的理念,10多年来,临港软件园始终以人才、创新为核心,以植入式发展为特色,以实现“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宜(宜商、宜业、宜居)、三创(创新、创业、创意)”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新一代国际化、创新型、智慧化、低碳型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软件产业创新社区”。


《信息技术服务 服务管理 第2部分:实施指南》国家标准意见征求会上海顺利召开


2016年9月19日,《信息技术服务 服务管理 第2部分:实施指南》国家标准意见征求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政府、金融、证券、银行、电信、航运等十五家单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信息技术服务 服务管理 第2部分:实施指南》国家标准由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牵头,本次意见征求会由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浦江分部)主办,得到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由张绍华主持,张树玲就标准研制背景、标准定位及ITSS框架向与会专家做了介绍,刘小茵就标准研制过程及主要内容进行了汇报。

与会专家就标准条款同编写人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形文规范、标准结构、内容适用性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建议。

此次标准意见征求会的顺利召开,为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服务 服务管理 第2部分:实施指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将继续致力国家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推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健康发展。


上海软件中心注册两项商标


商标对提高业内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满足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提升各项竞争力,上海软件中心申请的商标“SSTL”近日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商标正式通过注册,并核发商标注册证两项,有效期自2016年6月14日至2026年6月13日。

上海软件中心主要承担信息系统与软件测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信息安全风险风险评估等测评服务,此次申请注册商标涉及的商品为第9类和第42类。第9类核定使用的商品包括已录制的计算机程序、可下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内部通讯装置、计算机软件(已录制)、GPS设备、光通讯设备、芯片(集成电路)、电子芯片、半导体以及处理器(CPU)。第42类包括:计算机编程、计算机软件设计、计算机硬件设计和开发咨询、计算机软件维护、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的数据转换(非有形转换)、软件运营服务(SaaS)、外包商提供的信息技术服务以及云计算、技术研究、科学研究。

作为信息软件测评服务标准化的国家级试点单位,测评服务商标的成功注册,与多年来一直严格遵守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密不可分,也是全体中心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热烈祝贺中心取得商标注册证的同时,中心职工也将以此为契机,争取为维护产品品牌形象做出更多努力。


《软件测试成本度量规范》标准正式发布


由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主编的国家标准GB/T 32911-2016《软件测试成本度量规范》正式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17年3月1日开始实施。

度量软件测试的成本一直是软件工程领域的普遍性问题。在预算、招投标等活动中因为缺失的软件测试成本度量标准,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产业发展。从测试机构或者组织而言,成本的要素构成不清晰,造成测试预算无法得到用户的认可。从用户单位而言,或者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在软件测试招投标过程中,因为缺乏度量依据,市场发生恶意竞标,导致测试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科学度量的软件测试成本既是有效进行软件测试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当前软件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软件测试成本度量规范》为原创标准,标准内容反映了软件产业广泛的需求。因此,标准研制过程中借鉴国内在该领域的实际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产业实际,规定了软件测试成本度量,以满足软件产业发展对测试成本度量的需求。该标准规定了软件测试成本的构成、软件测试成本度量过程、软件测试成本度量的应用。标准充分考虑了成本和地域存在巨大的相关性,在该标准中,不定义成本的绝对值,而是定义各项成本的因子,各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适用于软件测试项目的成本预算、项目决算以及测试相关合同的编制。


上海软件中心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专利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上海软件中心十分重视测评技术与新信息技术的研究,并致力于创新发展。近日,上海软件中心申请的发明专利“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测试环境动态生成系统及其实现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该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测试环境动态生成系统。通过云计算中的虚拟化技术,实现测试环境的动态生成、快速生成及可复用,使用户可以按需远程搭建测试环境,不必购买数量庞大的计算机以及在搭建软件测试环境上投入过多精力,从而达到了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效率的目的。该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测试环境动态生成系统的实现方法。

本专利的提出能有效解决了云计算中软件测试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技术难题,为测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心的品牌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

 


版权所有 ©2021.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3号,沪ICP备14033306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