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面向新兴软件服务业的上海软件园服务平台与体系建设”项目成果验收会在上海软件中心顺利召开。会议由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居敏敏处长主持,项目评审专家及项目参与单位代表近30人出席会议,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功验收。
会议首先由上海软件中心宗宇伟主任致辞,宗主任表示要向服务化转型,把基于本项目建设完善的一区多园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和拓展,结合张江“十三五”园区建设规划,明确下一步园区服务发展方向。
随后,上海软件中心宋俊典博士代表各项目成员单位对项目成果进行总体汇报,汇报内容主要围绕“重塑、开拓、机制、培育”4个目标以及“关注产业链,关注平台的建设能力提升,关注服务体系、组织运营和管理,关注基群的应用”4个关注点展开。与会专家在听取全面深入的汇报和成果展示后,经过项目资料审阅、质询和讨论等环节,最终一致同意项目验收通过。
项目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和新兴软件服务业培育的需求,以支撑新兴软件服务集群的重大服务产品创新为导向、以共性技术应用和服务为手段,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兴产业培育、新兴软件服务生态集群的构建和重大产品服务模式的创新。项目实施期间,完成示范区内软件著作权登记3116项,软件企业认定及年审服务3915家,软件产品登记5410个,帮助相关单位获得6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同时在项目支撑下,面向文化数字出版、航运信息服务等10余个领域的示范应用形成50多个典型服务案例。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加快推进上海软件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以软件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链和服务链,整合从研发设计、集成实施到运营服务的信息技术创新链的各种企业、机构服务资源,增强了对软件企业中试环境及运营服务支撑能力,全面提升了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和平台,实现信息的有效对接,做大做强软件产业集群,提升了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能级和整体竞争力,有效支撑了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战略布局。
ISO SC40 WG1工作组会议于9月28日到10月2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召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李鸣为代表团团长,中国ITSS WG1国际组组长、上海软件中心特聘专家潘蓉女士,上海软件中心宋俊典博士及杨琳女士,上海万隆国际合伙人、技术总监俞文平女士,中扬天成首席专家、李政道弟子薛君敖博士,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朱博先生,一行七人参加了此次数据治理标准里程碑会议。
本次会议对数据治理国际标准的立项投票结果进行审议,并就新西兰和中国提出的数据治理国际标准(ISO 38505)第一部分标准草案与第二部分边界、内容框架进行讨论。新西兰与中国对各国提出的意见进行确认回复,形成工作组稿,并进行新一轮的国家成员体投票。
数据治理的标准研发最初由中国ITSS WG1提出并进行了详实的基础研究,先后向ISO提交了《数据治理白皮书》、《治理原则与模型及应用报告》,快速推进了数据治理国际标准的正式立项,并获得现场和非现场的全体成员国赞成票通过。 上海软件中心作为中国ITSS WG1国际组组长依托单位,协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相关单位,前期深入研究,及时提交成果,为国际标准成功立项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国际国内数据治理领域权威专家,潘蓉表示,为了保持治理系列标准的一致性,数据治理国际标准(ISO 38505)第一部分将遵循ISO38500 IT治理的6项原则,EDM(评估指导监控)的模型,为治理层提供建议,帮助组织实现“IT支持业务”到“数据驱动业务”转型;在标准中更将创造性地提出基于数据不同阶段的治理工具——责任地图(accountability map)、以及数据治理要始终考虑的三个方面VRC(价值,风险,控制)。
作为《数据治理白皮书》、国家标准《信息技术服务 治理 第2部分:实施指南》的主要起草人,杨琳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提出数据治理应关注数据应用过程中的SPQ(安全、隐私、质量),同时也就“Governance of Data”和“Data Governance”之间的区别联系,和与会专家进行了探讨。
对于数据治理国际标准(ISO 38505)第二部分的定位,李鸣表示,将从VRC(价值,风险,控制)三方面,结合数据的生命周期,细化数据治理对管理的影响,根据最佳实践总结每个阶段的管理政策、流程和活动,对数据管理的活动提供指导。
作为ITSS架构师、信息技术服务系列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宋俊典提出数据治理对数据管理的影响,不仅仅是战略、组织和架构层次,更要考虑数据应用和服务层次,要对具体的数据管理流程和活动进行归类和总结,抽象出数据治理对管理的共性影响,同时宋博士也结合ITSS核心方法论中的PPTR(流程、人员、技术、资源)和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
代表团的其它专家,也分别就IT投资治理、治理原则和管理过程的映射,以及数据治理中的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上海软件中心副主任张绍华表示,国际国内数据治理的标准将同步推进,国内数据治理标准已经由上海软件中心、中国电子化标准院联合相关单位成功立项。数据治理标准强调数据资产、数据责任、数据文化的概念,这些理念将在国内数据系列标准得到贯彻。同时考虑到国内治理的实际情况,在给治理层提供工具的同时,也会关注管理层的期望,兼顾治理层管理层的双向沟通,在数据合规与数据价值创造两个方面提炼最佳实践,期望有数据质量提升和满足风险合规需求的金融、上市公司,或者在互联网+摸索转型路径的传统企业都参与到这个指导数据变革时代的标准中,响应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号召,推动标准的编写与实践,用好数据战略性资源,通过数据治理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向数据大国强国迈进。
近日,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计算与软件系Ridha Khedri教授受聘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仪式在上海大学举行。仪式由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陈怡海副教授主持,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振宇为Ridha教授颁发了实验室客座教授聘书。
Ridha教授衷心感谢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聘请其为客座教授,表示会不断加强与评测实验室与上海大学间的国际交流,从科学研究、学生培养、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为实验室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刘振宇副主任代表实验室,对Ridha教授受聘为实验室客座教授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对Ridha教授给予实验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聘任仪式之后,上海软件中心、麦克斯特大学、上海大学就今后开展三方合作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希望通过三方交流带动全方位实质性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共同推进三方合作全面深入发展。Ridha教授为重点实验室目前聘任的第三位客座教授。
2015年10月10日,《信息技术服务 治理 第2部分:实施指南》、《信息技术服务 治理 第3部分:绩效指标体系》、《信息技术服务 治理 第4部分:审计导则》三项国家标准内部审查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持,三项标准顺利通过内审。
本次审查的三项标准分别由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万隆集团国际咨询有限公司三家单位牵头研制。标准编制组的杨琳、郑晨光、俞文平分别代表三个标准编写组,结合标准定位、研制思路、标准内容等,向与会专家进行汇报。评审专家听取汇报后,针对标准形文规范、标准结构、标准内容适用性等,提出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建议。
《信息技术服务 治理 第2部分:实施指南》、《信息技术服务 治理 第3部分:绩效指标体系》、《信息技术服务 治理 第4部分:审计导则》三项国家标准内审的顺利通过,为下一步标准研制工作指明了方向,标准研制组将再接再厉,按照专家要求,修订完善标准的内容,为标准的顺利报批做好准备。
近日,2015年度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大数据在智慧领域中的应用》在江场西路299弄中铁中环时代广场4号楼703培训教室正式开班。本次培训由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主办,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承办、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协办。
本次研修班课程高级研修班结合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的最新发展,针对智慧城市最新发展,解决智慧城市的数据规划、数据分布、数据互联互通、数据处理与分析,关注在大数据背景下,对智慧城市的数据间相关性分析、数据分类、数据聚类、以及个性化的推荐、趋势预测、应用评估、数据隐私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本次培训一共有四天课程,1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顾君忠教授主讲《大数据与大数据分析》、上海软件中心陈敏刚博士主讲《大数据处理平台、智能算法及其评测》;19日由上海微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顾程博士主讲《互联网公开大数据商业应用的探索与实践》、摩根斯坦利信息技术风险部张敏津主讲《技术访问管理》;20日由上海鲁班软件有限公司焦毅博士主讲《从BIM 到CIM-- 建筑大数据与智慧城市》、万达信息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陈诚主讲《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实践》;21日上午由上海软件中心刘振宇博士主讲《智慧城市应用和大数据安全》。21日下午安排学员到万达全程健康和信息生活体验馆进行现场教学。
本次培训共有近50名学员报名参加培训,以讲解和实战培训等有效手段为载体,结合大数据最新发展,志在打造一批具备当前智慧城市发展的高层次、国际化和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
版权所有 ©2021.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3号,沪ICP备14033306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