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软件中心简报2015年第3期

《上海软件园创新服务体系暨“四新”企业案例》撰写启动会

成功举办

为总结上海软件园各园区创新服务体系,展示各个园区服务“四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企业成果,上海软件中心于318日在863基地技术中心楼召开了《上海软件园创新服务体系暨“四新”企业案例》(下简称“《四新”企业案例》”)撰写启动会。会议邀请上海软件园各园区代表及相关领域专家近30人共同讨论《四新”企业案例》编写的思路和框架,并明确和落实具体编写工作的计划安排。上海软件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绍华出席本次会议。

会上,张绍华首先向各参会代表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召开背景及《四新”企业案例》的编写工作对于总结目前上海的创新服务体系、提炼企业创新模式、指引未来园区发展方向的重要意义。接下来,软件园管理办公室向各位代表提出了《四新”企业案例》的提纲草案和具体的编写分工及时间安排。最后各参会代表就《四新”企业案例》的提纲草案和具体的编写工作结合园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了讨论。

会议在完成了各项议题后圆满结束。组织《四新”企业案例》的编写工作是上海软件中心积极投身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推动张江一区二十二园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次有益尝试。通过本次会议,上海软件园及各园区代表们明确了编写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制定了具体的编写计划和分工安排。下一步上海软件园将和各园区代表们一起按照本次会议所制定的计划开展具体的编写工作。


软件资产管理实施指南及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专家审定会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推进软件资产管理实施指南及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的工作,完善标准送审稿的内容,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于2015317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信息技术软件资产管理实施指南》(计划号:2012-2405T-SJ)及《信息技术软件资产管理成熟度评估基准》(计划号:2012-2404T-SJ)行业标准送审稿专家审定会。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测评中心、总装测评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组关于两个标准送审稿的编制情况汇报,进行了质询,认为软件资产管理实施指南及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为规范我国软件资产管理工作、帮助组织建立软件资产管理体系、提高软件资产管理能力具有指导作用,标准编制过程符合行业标准制定程序,编写格式符合GB/T 1.1等有关规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对该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建议项目组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尽快上报。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完善了软件资产管理实施指南及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送审稿内容,为标准上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还增强了中心标准编写组的技术积累和撰写能力,为今后相关的业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互联网+”挑战产品安全管理

——上海市产品伤害和缺陷信息监测工作推进会

暨信息系统上线仪式成功举办

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在服务、应用和示范中不断阐释着这个问题的答案。的确,“互联网+”意味着一种能力,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以及对行业的一种提升。

2015325日,“上海市产品伤害和缺陷信息监测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是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在整个上海市产品安全领域的又一个成功应用案例。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沈伟民、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副总工、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宗宇伟出席本次活动并发表讲话。上线仪式结束后,上海软件中心服务团队对系统操作进行了现场培训,来自全市各区县质量监管部门负责人及社区志愿者等近两百位成员参与到系统的学习和应用中来。

依托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技术、资源和模式,上海软件中心、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接上海市质监局工作,主动探索大数据在产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方向。以技术精湛的服务团队为保障,历经4个月持续奋斗,顺利完成系统的技术研发,并开始试运行。产品伤害和缺陷信息监测系统的应用,是上海市产品安全领域对“互联网+”理念的一次实践,通过该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动产品伤害和缺陷信息监测工作深入社区、提高质量信息采集的效率、提高质量宣传引导的效果。

后续将上海软件中心将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并接入移动端APP,结合数据信息的分析挖掘技术,实现移动终端上报数据信息、在线查询产品信息、智能判断、预警与决策辅助等应用。打造“互联网+”时代的质量社会共治的格局。


成功中标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产品实验试制平台

提升项目方案设计与系统总集成项目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中标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的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产品实验试制平台提升项目方案设计与系统总集成项目。该项目计划于201512月前完成总体项目建设工作。

目前基地已完成并投入运营的了三大产品实验试制平台包括创意产品实验试制平台、信息技术实验试制平台、电子电工实验试制平台,旨在为创业者提供全面的产品试制服务,为创业者配套通用性的公共实验试制设备,提供创业的基础条件和配套服务,减少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风险、增强创业信心、提高创业成功率。本次项目中标预示着上海软件中心将依托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各类资源, 结合已有的产品实验试制环境,进一步提升三大实验试制平台整体功能,为创业者提供全面的创业服务环境,构建开放创新创业平台,有效集成创业服务资源,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吸引和集聚更多的创业者。

上海软件中心的运维团队,将联合自身在信息技术领域资源优势以及多年的创业服务经验,积极参与上海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SITI众创空间,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优化创业服务环境,以满足未来创业者的新需求、推进“互联网+”新兴产业模式的崛起,带动一批有想法的创客族, 鼓励更多创业者成功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质量大数据”,我们做了什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产品构造日渐复杂,产品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及时、准确获取产品质量信息,运用科技手段分析、研判产品质量问题或缺陷,指导开展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探索推进社区产品伤害和缺陷信息监测系统建设,为我们创新质量监管机制、提高质量监管效能、实现质量工作目标提供了一条通道。

去年8月起,市质监局联合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软件中心,开展“上海市产品伤害和缺陷信息监测系统”的建设。该系统旨在为上海市质监局建立一套覆盖社区的产品质量监督和反馈体系,通过由大量社区志愿者组成的监督和反馈网络,搜集因产品质量原因造成的各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并对反馈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为质监局的执法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的情报。

“上海市产品伤害和缺陷信息监测系统”的基本功能分六大功能模块,其中,社区志愿者工作台、区质量监督科工作台、市质监局管理者工作台构成了系统的核心功能。分布于各社区的志愿者通过志愿者工作台提交所收集的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区质量监督科工作人员通过区质量监督科工作台对社区志愿者提交的表单进行初审和修改,并进一步提交至市质监局管理者工作台,市质监局管理者工作台是整个检测系统的指挥中心,可以对全市的表单进行查看,并可以按照时间维度、地域范围(社区、区、市)、字典类别等多个维度的数据分析,形成可视的统计结果图表,还可以通过消息发布功能执行监测任务(例如需对某些案例进行深入调查)的下达及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该系统是上海质监部门创新质量监管机制,提高质量监管效能,实现质量社会共治的创新和探索,也是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软件中心积极响应“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行政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有力行动。

该项工作的成功开展,有利于推进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提高质量信息采集的效率、提高质量宣传引导的效果、推动服务型质监建设和提升质量安全监管的水平。这一成果的推广,将改进传统质量管理的方法,使质量管理从被动控制转为主动控制、从事后控制转为事前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大数据分析让“数字医疗”升级成为“智慧医疗”

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的医疗仪器及设备越来越多的投入使用,信息化系统在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其它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广泛推广,医疗机构累积了大量的病人信息、治疗检验、病史等数据。这些混杂的海量医疗卫生数据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亟需挖掘和提取,如何从这些医疗卫生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当前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浦东新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已完成浦东新区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该平台汇聚了浦东新区范围内的医院近8亿条诊疗数据。如何有效地利用上述海量诊疗数据,为疾病的治疗和医药的配备提供决策参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市软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针对医疗卫生数据的数据量大、特征复杂、维数高等特点,围绕浦东新区卫生信息共享平台积聚的海量医疗数据资源,根据浦东医疗数据的现状,结合不同医疗机构和人员的需求、数据应用现状,通过对主流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的体验和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创新数据挖掘分类方法。

Cardiotocography(胎心宫缩监护)数据集和Breast Cancer(乳腺癌)数据集的分类仿真实验验证表明,本方法分类准确率较高,为医疗数据挖掘分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医疗卫生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是软件创新平台有效助推上海“智慧医疗”行业发展前进、不断服务上海医疗行业创新升级的又一突破。


软件中心软件公共服务巾帼文明小组

喜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311日,市科技系统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5周年大会在上海科技馆隆重召开,软件中心软件公共服务巾帼文明小组荣获2013-2014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受到大会表彰。

软件公共服务巾帼文明小组成立于2012年,由中心面向用户提供软件公共服务的一线人员组成,是软件中心面向全市软件产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创新服务窗口,现有10人,女性占80%。几年来,小组成员始终奋战在软件公共服务一线,以执着的干劲,女性的细致思维,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踏实奉献,曾先后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示范岗、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在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小组将以信息技术公共服务的卓越提供者为目标,结合“四新”为全市软件产业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展现聪慧时尚、自信坚韧、创新进取的新时代女性精神。


简讯

2015410日,软件中心组织召开了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2015年第一季度工作会议,中心全体中层及以上干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海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以及201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精神,还就上海科学院2015年工作要点进行了学习。中心各部门围绕学习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就部门一季度工作及二季度打算做了通报交流。宗宇伟主任提出,中心各部门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创新带发展,认真抓聚焦、抓落实、抓转变,推动中心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版权所有 ©2021.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3号,沪ICP备14033306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