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软件中心简报2013年第6期

软件中心庆祝建党92周年党员大会隆重召开


中心副主任、党总支委员张绍华同志代表党总支致辞后,举行了新党员宣誓仪式。新党员们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在领誓人的引领下,向党和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在演讲比赛时,各支部选送了精彩的节目,有的结合业务工作,向大家展示了在工作中是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的,展示了青年党员践行入党誓言的实际行动;有的用激情昂扬的演讲,表达了对党无尽的祝福;有的用质朴的情感,发起了作为青年党员用自己的青年梦助推中国梦的奋斗宣言,希望青年党员们做有理想、有担当的一代,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随后,各支部还用发自肺腑的心声,踏着红歌激越的旋律,唱出了对党92岁生日的祝福!最后中心党总支书记张若文同志代表党政领导班子讲话,向全体党员和中心党建工作提出三点希望,并希望以重温入党誓言为契机,进一步认清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任务,积极投身于上科院机直党委提出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产研院建设”为主题的活动中去,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迎难而上,踏踏实实,确保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我们的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

这次大会,全体党员都重温了入党誓言。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时刻提醒大家保持党的优秀传统和作风,牢记入党誓词,坚定信仰,爱岗敬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我们每一个脚踏实地的足印,为软件中心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创新公共服务,争创巾帼文明岗

——软件公共服务巾帼文明小组开展主题活动


6月30日,软件中心软件公共服务巾帼文明小组来到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创新公共服务,争创巾帼文明岗”主题活动,党总支书记张若文、嵌入式工程中心主任丁志刚,以及工会主席陶敏参加了活动。在嵌入式工程中心产业应用推进部带领下,参观了创业企业服务中心,以及信息技术实验试制平台、创意产品实验试制平台和电子电工实验试制平台,产业应用推进部重点介绍了他们负责运营的信息技术实验试制平台的创业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成果,他们在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指导下,服务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多种公共服务,已帮助94家创业团队入住,其中54家已毕业。随后,巾帼文明组成员与产业应用推进部开展互动交流,探讨公共服务上开展合作。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励了巾帼文明小组成员创新开拓精神,小组成员将围绕上海软件行业共性需求,不断提升软件创新公共服务质量,在工作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争创上海巾帼文明岗,为软件中心成为“上海软件领域公共服务排头兵”发挥积极作用。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引领产业软件产业发展


2013年5月25-6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JTC1/SC7(软件和系统工程分技术委员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2013年全会。来自加拿大、意大利、英国、印度、韩国、日本等不同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第六工作组负责开发软件产品评估和软件产品、过程度量标准和技术报告。

2013年第六工作组的会议主题包括25000SQuaRE(Systems and software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系列标准、TR 12182 软件分类(Categorization) 修订版、软件功能规模测量三个大的方向。上海软件中心副主任、上海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主任蔡立志博士作为中国专家代表之一参加了本次全会的第六工作组会议,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1.  提出ISO/IEC 25051 标准范围的修正意见:原25051将评测范围限定于商业现货软件COTS,已经无法适应当前软件服务化趋势的需求,并和25051所引用的标准25010之间存在不一致现象。工作组确定新的名称为RUSP(Ready to Use Software Product)。

2.  作了题为“Should all quality measures be normalized?”的专题技术报告。ISO/IEC 25022、ISO/IEC 25023、ISO/IEC 25024等系列标准在度量处理方式部分已经归一化、部分没有归一化,导致在软件质量评价时存在巨大的困难。技术报告分析当前度量的变化类型,并对每一种类型提出了归一化数学模式,并获得工作组的高度认可,为新的度量数据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  作为联合编辑参加了ISO/IEC 25051、ISO/IEC 25022 、ISO/IEC 25024三个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重点研究了ISO/IEC 25024 数据质量(DATA QUALITY)标准的研制工作,并贡献关于数据生存周期模型的草案。

4.  提出了2015年第六工作组会议举办的申请,已经初步得到工作组批准,为促进我国软件质量搭建新国家交流平台。

上海软件中心评测重点实验室一直重视标准的制定,近5年来参与制定标准近20多项,涉及软件质量、SOA、云计算等各个方面。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对于引领产业发展,提升软件产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才联合培养,推进产学研结合


为共同推进上海软件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发挥各自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作用,上海软件中心日前与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和科学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以及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旨在通过与各高校的合作,推进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工作。

软件中心根据各高校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不同的合作模式,通过资源共享、人才互动、科研联动等多种模式,推进不同层面、不同广度等合作。

在资源共享方面,中心将企业课程引入到上大专业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中去,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企业情况;双方还共建了实践基地,共享各类工具,软件中心提供中试环境给学生进行实践学习,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实际工作需求。

在科研联动方面,中心与上海大学共同探索和产研院发展相适应的信息领域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国家、地方的产业相关项目,如“新概念高效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及系统研究开发”项目、“面向互联网应用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项目”等,并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共同构建信息领域服务生态链,从多渠道多角度开展科研结合,形成合作、共赢、互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推进机制。中心与东华大学开展了联合攻关,通过课题研发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模式,有效缩短了高校与产业的距离。

在人才互动方面,中心宗宇伟主任担任了上海大学的客座教授,蔡立志、刘振宇担任了上海大学企业课程的授课教师。结合学校的需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青年教师可到中心实践工作一年,从而丰富青年教师的实际经验,延伸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学校学科建设机制,共同推进上海软件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中心与上海理工大学也就联合开展科研攻关、项目实施、技术服务、研究生培养等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软件中心后续将进一步继续细化合作方案、丰富合作形式、完善机制保障,从而实现产学研的有效对接和合作共赢。


“捐书助成才,有爱梦更真”

-----上海软件中心发起为农民工子弟捐书活动


日前,经上海软件中心第三党支部、市公安局网安总队通报队支部倡议,并联合上海软件中心第一、二、四、五支部发起为农名工子弟捐书活动。经软件中心全体员工踊跃参与,本次捐书活动共募集爱心图书193本。

软件中心本次捐书活动募集到的图书与浦东时报社、上海地铁第二运营有限公司、沪江网、东亚银行等多家爱心单位捐赠的图书于近日交付至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团委发起成立的“川沙界龙七彩小屋”,这也是浦东设立的首个“七彩小屋”。

“川沙界龙七彩小屋”位于界龙文化体育中心二楼,面积约为100平方米,分为阅读、音乐和视听三个板块。今后这里将成为当地7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学生课外教育和活动的基地。

版权所有 ©2021.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3号,沪ICP备14033306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