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软件中心简报2012年第12期

软件中心积极迎接文明单位考核评比

上海软件中心继被授予两届上海市文明单位后,在市科技党委、上科院党组、上科院机直党委的指导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11-2012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市级文明单位所取得的成绩为基础,在全中心形成了科学发展、和谐共建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心的各项工作都有进一步地提高,有效促进了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2012年12月,软件中心积极准备,迎接两年一度的文明单位考核评比,争取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

软件中心在市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新一轮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围绕中心发展主线,立足中心工作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建设和谐单位,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围绕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抓住“十二五”区域发展主线,紧密团结在上海科学院周围,在参与上海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建过程中,持续发挥软件共性技术推广和软件公共服务排头兵作用,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所作为。坚持创新驱动、稳健发展,较好地实现了《上海软件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前两年的各项任务目标。努力推动中心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全面提高单位综合竞争力,职工收入有了一定地提高。实施人才强业战略,造就了一支追求卓越、全面发展、团结奋进的职工队伍,构建文明、和谐、健康的单位发展环境。贵在坚持、重在建设、注重实效、多办实事,达到班子更加坚强有力、队伍素质更加优良、业务工作更加突出、服务水平更加到位、内部管理更加健全、工作环境更加优美,让全体职工共享文明创建成果,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两年来,中心始终坚持三个到位,始终把文明单位建设置于突出的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按照文明单位创建要求和上级总体部署,我们把文明单位建设当作中心的一件大事来抓,为了强化活动能长期健康发展,中心文明单位创建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统一部署,统一管理、逐级负责,切实加强对文明单位建设的指导;二是规划措施到位。中心党总支及时制定了《上海软件中心文明单位创建规划(2011-2012)》,将各项要求进行细化,坚持把工作做到一线,渗透到每个职工,贯穿于强化文明单位建设的全过程,党组织切实担负起抓文明单位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充分发挥指导,协调和管理职责。三是工作责任到位。党总支每年在安排工作的同时,都把文明单位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内容。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检查,统一考核。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项工作深入人心,同时,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责任意识。

喜报  软件中心的上海市软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被工信部授予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唯一的“国家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

喜报  软件中心荣获2012年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技术委员会(筹)优秀成员单位。

喜报  软件中心蔡立志同志荣获2012年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技术委员会(筹)卓越贡献奖。
 

软件中心申报2012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优秀公司

2012年度,软件中心参与两项上海市重大工程,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结合参与市重大工程情况,设置健全的组织机构,制定完备的相关制度,在单位积极开展以“三突出、三确保”为重点的立功竞赛活动。

软件中心的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优秀公司申报,目前进入公示阶段。

上海软件中心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提升技术研究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参与国家和上海市地方重大项目计划的实施和行业标准研究作为技术先导,构筑上海区域创新体系;立功竞赛活动围绕全面落实、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引领广大员工在工作中建功立业,团结一致、落实责任、紧扣节点、扎实工作,弘扬先进,培育模范,不断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工程质量的提高和超越。
 

2012年度软件中心评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2012年12月20日,上海软件中心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召开了2012年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出席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专家有:工信部电子四所冯惠主任、

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根兴教授、副主任缪怀扣教授、复旦大学赵文耘教授、南京大学徐宝文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虞慧群教授、东华大学刘晓强教授、上海软件中心张敬周高工等。各位专家在听取实验室2012年工作情况汇报后,经讨论,形成了如下意见:

1.    在科研方面,实验室成果丰富、覆盖面广,亮点明显。特别是在专利申请方面取得突破,科研成果和产业发展需求的结合度进一步深化。聘请了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实验室的客座教授,协办了IEEE/ACIS ICIS2012 国际会议,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学术团队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2.    在标准研究方面,实现了三大拓展:由参与国内标准制定向参与国际标准跨越、以等同采用为主向自主研发标准转型、由传统软件工程标准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拓展。突破性参与了2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并获得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及上海市相关机构的奖励。
3.    在产业服务方面,初步形成了电力、政府、金融等多个领域的服务产品化方案。通过优化多种服务管理方式、实现网上受理、并和科技服务机构的互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服务数量上首次突破1500项。
4.    在资质认证与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资质,培育了实验室新的服务增长点,拓展了实验室的服务内容。新申请了CMA计量认证资质,加强了体系和业务之间的融合。
此外,与会专家还就软件中心评测实验室今后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传统研究方向与新兴课题之间的平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实质性建议。

版权所有 ©2021.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3号,沪ICP备14033306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