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软件中心简报2012年第8期

上海软件中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授牌仪式顺利举行

2012823日,上海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协调管理办公室(市等保办)为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软件中心)举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授牌仪式,市等保办、市科技党委、市科委、上海科学院领导出席了授牌仪式。在市科委、上科院的指导、关怀下,软件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获得了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能力评估合格证书”和市等保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机构推荐证书”。授牌仪式上,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政委柳立、市科技党委副书记、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分别代表市等保办和市科委作了重要讲话。上海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钮晓鸣,市等保办主任、市公安局网安总队长曹忠平,市等保办副主任、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副总队长沈与辛出席了授牌活动。市网安总队的有关领导、市科技党委、市科委和上科院有关处室领导、软件中心负责人和软件中心信息安全测评机构的部分干部也参加了授牌仪式。

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柳立政委首先在授牌仪式上指出:上海软件中心通过了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的认证并获得了授权,进一步扩大了上海等级保护测评队伍,增强了等级保护的技术能力,是公安和科技系统在信息安全领域良好合作的结果。并向上海市科委和上海科学院对上海市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上海软件中心拓展行业测试领域,探索医疗体系测试新标准

201289日,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范启勇副主任等一行五人,对软件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及座谈,软件中心张绍华副主任、蔡立志副主任、重点实验室和信息系统咨询部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首先由信息系统咨询部负责人对软件中心已经取得的涉密监理资质、成功监理案例做了简要介绍。随后,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从实验室丰富的标准制定经验、规划中的卫生领域测评标准体系、第三方评测的具体实施内容三个方面,介绍了开展医疗卫生领域测评标准研究和具体测评工作的思路。


 

上海软件中心接待市质监局领导进行评测服务标准化试点调研

近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孟祥生副处长一行在闵行区质监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赴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调研信息软件测评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作为上海最早开展软件评测服务的第三方评测机构之一,拥有ISO/IEC17025: 2005检测实验室、ISO/IEC17020: 1998检查机构、ISO/IEC27001: 2005信息管理体系等多项认可资质,并多次承担参与国内外行业标准的制订。在标准化研究方面,已实现由参与国内标准制定向参与国际标准跨越,实现以等同采用为主向自主研发标准转型,由传统软件工程标准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拓展。

市质监局标准化处调研组向软件评测评测实验室了解其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以及今后开展标准化试点项目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对软件评测评测实验室在标准化试点工作中如何构建服务标准体系框架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孟祥生副处长高度肯定了软件评测评测实验室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希望软件评测评测实验室以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为契机,建立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服务标准体系,以实施服务标准推动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品牌建设,运用标准化手段,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在行业中发挥示范效应。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能动性 推进应用技术成果落地率

8 18 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副部长一行来到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下简称“基地”)信息技术实验试制平台(下简称“信息平台”),调研科技型小微企业及青年创业工作。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周海洋局长、应鸿庆副局长、杨浦区区委相关领导陪同调研,基地业主方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领导和软件中心驻场项目主管也在现场陪同。

信息平台位于基地主楼7-9 层,总面积约4000 平米,提供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测试、多媒体互动和网络集成四大创业方向的设备与技术支持环境。信息平台由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运维管理,经过近一年的创新服务,已入驻四十余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成功毕业10 家。

王部长一行实地考察了信息平台七楼的三大产品试制区,信息平台负责人软件中心孔繁荣详细介绍了信息平台试制环境、工作流程以及服务模式;着重阐述了软件中心在鼓励并培育中小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方面开展的工作,同时汇报了平台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是加速企业将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率和落地率。通过一年的科技创新服务实践,信息平台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近20 余项技术成果面向市场成功转化。

王部长在听取汇报后,对这种创新扶持企业的模式给予肯定,并指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撑+成果熟化”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希望平台能涌现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王部长一行考察网络集成与调试试制区时, “UNQUE 学习助手”项目的负责人正在进行产品网络性能调优工作。王部长得知该项目负责人是上海理工大学创业班的首批毕业学员,创业团队通过信息平台的试制支撑和技术扶持后已注册公司。王部长指出:“青年是创业群体的中坚力量,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的工作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进一步重点发挥基地培训创新型创业人才的主体功能。”

上海软件中心重点实验室召开年中总结会

2012818日,软件中心评测重点实验室召开年中总结会,对实验室上半年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回顾。上半年,实验室聚焦“上海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指导,紧密围绕上海科学院和上海软件中心2012年重点工作,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上半年,在国际/国内标准研究方面,重点实验室共参与国际标准2项,基于云计算和SOA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6项,其他自主研发标准7项。同时,重点实验室标准化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被评为2012年度第一批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计划,并申报2012年上海市标准化推进专项资金。

在产业技术研究方面,实验室参与了科技部和上海重大部市合作项目“新概念高效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及系统研究开发”项目。与电信、上大合作开展的市科委项目“面向互联网应用的云计算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正处于调研阶段。申请发明专利1项、新型实用专利1项。市科委基地建设项目“软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与完善”考核指标全部完成,现已进入验收准备阶段。

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20124月,实验室一次性通过了由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的技术人员考核,并于5月份成功了通过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关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机构的现场评估,为重点实验室开展等级保护测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6月,成功通过CNAS关于ISO17025实验室认可、ISO17020检查机构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督评审。

在测试行业服务方面,上半年16月共受理各类测试项目580项,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5项,涨幅达到了22%。继续在电力、医疗器械注册、人保、工商等行业领域深化服务,先后与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局医疗器械检测检验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宝山区信息委等长期客户续约,服务质量深受客户的好评。

 

范启勇主任感谢软件中心对卫生系统信息化工作的关注,双方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范主任认为,信息系统建设自上而下,标准先行。在信息系统应用方面,应用水平的高低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同。从行业管理的角度看,信息系统的好坏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与管理、业务相结合,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评测规范是应重点关注的部分。范主任还建议,测试对象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户测试,医院作为用户,如何评判其应用水平的高低;另一部分是产品测试,信息系统是开发单位做出来的产品,如何评判产品的成效好坏。同时,对于各功能点、通用功能、应用案例等等,都需要有具有针对性的评测标准,双方可以考虑共同研究行业标准。

蔡立志主任对范主任的意见表示赞同,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将软件测试与医疗卫生行业的专业性相结合,为卫生领域开展定制化服务,以便发挥出第三方测试的最大功效,共同研究出评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的新标准。

 

市科技党委副书记、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在授牌仪式讲话中指出:上海软件中心被授权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评测工作,将进一步丰富全市应用技术创新体系信息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内涵。希望软件中心以此为新起点,认真贯彻俞正声书记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不断完善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的指示,夯实基础、扎实工作、创新服务;围绕信息安全领域的业务特点,有效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技术支撑与研发服务,不辜负市等保办、市科委和公安部信息安全专家的信任,为上海的信息安全技术与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市软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运营和服务依托单位,软件中心在市科委相关处室、市平台管理中心的帮助、支持下,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努力开展软件共性技术支撑与应用服务。同时也致力于软件质量与测试技术研究、标准研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等信息系统质量、安全的研究和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其为社会、为行业和支持、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培养了一批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领军人才后备队以及国家高中级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等的专业技术队伍,并获得了上海市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称号。


 

上海软件中心重点实验室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现场评审

2012731日至81日,软件中心重点实验室接受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专家评审组的现场评审。来自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家评审组根据《GB/T 22080-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实验室审核范围内计算机软件的评测、软件质量管理咨询、计算机网络的检测、计算机网络布线的检测相关的信息安全管理活动进行了审核。专家组一致认为,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在执行过程中,管理层及全员具备了良好的安全意思,能够按建立的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开展各项信息安全管理活动,对风险进行了有效控制,一年来没有发生信息安全违规事件及用户服务的投诉,所建立的信息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得到实现。评审组根据现场评审同意报上级推荐再注册。

 

上海软件中心CMA认证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软件中心于2011年启动CMA计量认证项目,由重点实验室负责实施,在中心和实验室领导的统筹安排下,CMA认证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2012816日至17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派2名专家组成CMA评审组,评审组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实验室进行了计量认证现场评审。评审组重点审查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文件控制、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人员培训、检测工作的监督、检测标准的有效性、检测设备的溯源性、期间核查、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检测报告的完整性等内容、查阅了相关材料,对管理体系运行的真实性、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核实,并对申请的3类技术能力进行了现场试验。评审组认为实验室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中的质量活动均处于受控状态,体系文件能指导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有足够的检测人员及检测能力,实验室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熟悉评审准则要求,积累了体系运行的经验,基本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同意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

计量认证的CMA和审查认可的CAL标志已经成为国内社会公认的评价检验机构的重要标志,实验室CMA现场评审的顺利通过,有力地推进了质量服务体系建设,为实验室开展信息系统质量保证工作再添一份保障。

上海软件中心组织中国海运IT服务(运维)管理体系专家评审会

201288日, 软件中心承接的“中国海运IT服务(运维)管理体系”项目专家评审会在中国海运召开,中国海运领导和来自航运领域的资深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首先软件中心对为中国海运定制的系统评测体系和IT治理纲要进行了介绍,然后专家就评测体系和治理纲要细节进行了提问。经过与专家的沟通,软件中心的体系编制工作以及《软件&IT系统测评体系》和《IT治理纲要》的前瞻性、中海个性化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专家一致认为《软件&IT系统测评体系》和《IT治理纲要》通过本次评审会。

通过本次会议,软件中心为中国海运提供的有关软件评测和IT治理纲要的咨询得到了专家认可,为中国海运IT服务(运维)管理体系(一期)建设项目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喜 报

2012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B类)入选人员名单日前公布,软件中心刘振宇(博士、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

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是国内创立最早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迄今已实施20年。启明星计划以选拔和培养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为宗旨,以科研项目作为扶持载体,支持青年科技人员独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在科研实践中脱颖而出。

 

版权所有 ©2021.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3号,沪ICP备14033306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