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主办的“2025年专家服务基地工作座谈交流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及部分专家服务基地的相关负责同志参会。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软件信息专家服务基地(国家级)负责人蔡立志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围绕专家服务基地规范化建设、活动组织流程和典型经验做法等展开专题研讨。蔡立志主任以“创新驱动发展,赋能数字经济”为主题作交流分享,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区块链、网络安全、商密服务、工业智能制造、成果转化等六大板块,系统汇报了我基地三年来的建设成效、经验成果及未来工作计划。
每一次交流都是双向奔赴:服务青年成长与国际合作
软件信息专家服务基地(国家级)不仅是技术赋能的平台,更是青年人才成长的摇篮。基地持续多年承办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为港澳台青年提供实习岗位,并安排专家导师进行“一对一”技术与职业发展指导,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上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升职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为未来来沪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0余位政府官员和学者走进基地,围绕区块链、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等前沿技术展开交流。基地专家以开放、包容、创新的姿态,积极对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需求,传播中国在数字治理领域的理念与实践,推动国际技术交流与标准互认,深化跨境技术协作,助力共建高质量的国际合作生态。
产教融合:打造高校与产业的实践桥梁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华东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产教融合项目师生将课堂搬进上海软件中心软件信息专家服务基地(国家级)。基地依托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与产业服务经验,为高校师生提供真实产业场景的实践平台,促进知识转化与技能提升,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精准对接。基地将持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输送高素质、应用型科技人才。
专家服务基地不是简单的“专家下乡”,而是把国家战略、地方需求、企业难题、青年梦想编织成一张价值网。从黄浦江畔到黔山贵水,从港澳台青年到“一带一路”伙伴,上海软件中心软件信息专家服务基地(国家级)正用一行行代码、一次次握手、一场场实验,把“创新驱动发展”写进更辽阔的大地。
面向未来,软件信息专家服务基地(国家级)将持续汇聚专家力量,深化长三角及中西部区域协作,重点推进“基于超融合的科研平台”建设,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更强支撑,助力地方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版权所有 ©2021.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3号,沪ICP备14033306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