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下午,上海科技节专场活动暨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在上海软件中心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以“DeepFake深度伪造”与“数据安全防护”为主题,用生动有趣的科普探秘活动解密DeepFake的奥秘,同时化身“数据安全小卫士”,理解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防护逻辑,帮助观众识别生活场景中的潜在风险。
1.真假难辨?解密DeepFake的奥秘!
人工智能团队的李翔工程师向大家深入介绍了当前备受关注的“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带领听众了解这一人工智能前沿应用背后的原理与潜在风险。
本次科普讲座围绕“什么是DeepFake”“DeepFake应用场景”“DeepFake安全风险”以及“DeepFake的应对策略”四个方面展开。首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了DeepFake的基本概念,帮助大家了解其技术背景,并展示了当前通过深度学习手段所生成的高度逼真图像与视频效果。随后,对DeepFake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深入探讨,并指出其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如隐私泄露、虚假信息传播与舆论操控等问题。最后,结合当前实例分享了多种应对DeepFake的检测技术与应对策略,包括伪造内容的检测方法、肉眼识别小技巧等,并呼吁大家在人工智能信息传播日益复杂的今天,警惕“真相”,守护”真实”,共同守护数字时代的真实世界。
2.数据安全小卫士:全生命周期守护行动
数据安全团队的黄蓓蕾工程师以“数据生命周期”为主线,拆解七大风险环节:收集环节剖析“滴滴”案例,倡导“功能需要什么,权限就给什么”;存储环节演示云端相册加密技巧,指导家长对身份证、户口本等敏感照片设置“数字保险箱”;传输环节通过咖啡厅公共WiFi场景,揭示支付数据裸奔风险;删除环节则以二手手机仅恢复出厂设置为例,警醒公众“恢复出厂≠彻底清除”,需配合加密擦除工具阻断隐私泄露。针对家庭高频场景,以智能家居、儿童教育App为案例,提供防护法:关闭摄像头远程访问、教育平台注册使用虚拟身份。
本次活动贴近科技热点,让观众不仅揭开了DeepFake技术的神秘面纱,更以“数据安全小卫士”的身份,从数据收集到删除全生命周期构筑防护网。本次活动让科技安全意识扎根在每一段数字生活轨迹中,未来,我们期待更多人与我们共同守护清朗数字生态——因为每一次理性点击,都是对创新与安全的郑重回答。
版权所有 ©2021.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3号,沪ICP备14033306号-25